ㄧ、試計算甲公司 101 12 31 日資產負債表中,與下列交易相關之資本公積及公司債折價金額各為何? 

(1)甲公司於 101 1 1 日發行 5 年期附賣回權可轉換公司債 50 張,每張面額$100,000,票面利率 0%,收到總現金為$5,000,000

(2)賣回權於 101 1 1 日,以選擇權訂價模式計算之公平價值為$495,000

 (3)發行時,相同條件但不附賣回權及轉換權之公司債公平利率為 4%

(A)資本公積為$495,000;公司債折價為$890,365 (B)資本公積為$890,365;公司債折價為$164,385 (C)資本公積為$99,635;公司債折價為$4,109,635 (D)資本公積為$395,365;公司債折價為$725,980 

答案:D


二、甲公司在X10年1月1日以$303,000(內含手續費$3,000)購入乙公司4 年期公司債300張,該債券面額$1,000、票面利率6%、有效利率為6.9%,並於每年12月31日付息一次,甲公司將公司債歸類為持有至到期日之投資。每張公司債附有40個認股權(期限為1.5 年),每20個認股權可按每 股$30的價格認購普通股1股,當時認股權市價為$12,000,該可分離的認股權未來可與乙公司債 分開,個別自由進行買賣。甲公司將認股權分類為交易目的之金融資產。 X10年12月31日認股權的公允價值為$30,000,X11年3月1日認股權公允價值為$28,000,X11年6月30日認股權公允價值為$30,000。 試作:

()甲公司X10年1月1日購買乙公司附認股權公司債之分錄,以及X10年12月31日之調整分錄。

()依下列獨立情況,作甲公司應有的分錄: 情況一:X11年1月1日甲公司行使6,000個認股權。當時乙公司普通股的股價為每股$80。甲公司將該股票分類為交易目的之股票投資。情況二:X11年3月1日甲公司出售6,000個認股權。情況三:X11年6月30日所有認股權逾期失效。


三、成功公司對於有價證券投資,係以儘量將其視為備供出售為原則。成功公司於 X1 年 1 月 1 日 以$1,257 取得丙公司所發行之可轉換公司債(面額$1,000,票面利率 0%,2 年後到期),取 得時轉換權之公允價值為$350。
成功公司又於 X1 年 1 月 2 日以$2,500 取得丁公司所發行之可轉換特別股(面額$2,000,可 轉換期間長達 10 年,該不含轉換權之特別股符合權益的定義)做為備供出售證券投資,取得 時特別股所含轉換權之公允價值為$600。

X1年12月31日有下列資料:
(1)丙公司轉換權及不含轉換權之公司債公允價值分別為$500 及$940。 (2)丁公司轉換權及不含轉換權之特別股公允價值分別為$600$及 1,950。 試求:假設成功公司以有效利率法攤銷折溢價,試作成功公司 X1 年相關分錄(若有不整除,請一律四捨五入至整數元)。



四、智遠公司 2011 年 1 月 1 日按面額發行可轉換公司債 2,000 張,每張面額$1,000,該債券 3 年 到期,合約利率 2%,每年底付息一次。公司債流通期間,持有人可以$250 的轉換價,轉換為 智遠公司面額$10 的普通股 1 股。該公司債發行時相同條件但不可轉換的公司債,其市場利 率為4% 。

試作:
(1)智遠公司 2011 年 1 月 1 日發行公司債分錄。(2)假設 2012 年 1 月 1 日智遠公司按 106 從公開市場買回 500 張可轉換公司債,不可轉換的公司債當日公允價值為$501,000,請作此分錄。(3)假設 2012 年 1 月 1 日投資人行使 500 張可轉換公司債的轉換權,詩作轉換分錄。 (4)假設智遠公司為誘導轉換,在 2013 年 1 月 1 日宣布將轉換價降為$200,當日普通股每股市價為$260。請作剩下 1,000 張可轉換公司債的誘導轉換分錄。


五、當兩種標的物一起購買或出售時,會計準則規定有三種分攤交易價格的方法:

(一)比例分攤法-按各標的物相對公允價值比例分攤。

甲公司購買一戶辦公大樓(含房屋及土地持分),總價$10,000,000,經評估房屋
之公允價值為$6,000,000,土地持分之公允價值為$5,000,000,分攤如下:
Picture

()餘額分攤法-以某標的物的公允價值分攤給該標的物,交易價格減去該標的物的公允價值分攤給另一標的物。

乙公司以$10,000,000 平價發行五年期可轉換公司債,經評估不附轉換權之公司債其公允價值為$8,500,000,轉換權之公允價值為$2,000,000。公司債應認列為負債,轉換權應認列為資本公積(權益)。

公司債按其公允價值優先分攤。發行價格減去公司債公允價值後的餘額作為轉換權的入帳金額。

         $8,500,000 ………………………………… 分攤給應付公司債
         $10,000 , 000 - $8,500 , 000=$1,500,000 …分攤給轉換權(資本公積)
 
()餘額分攤法-同()

丙公司購買上述()乙公司所發行之可轉換公司債作為投資。轉換權應認列為「持有供交易金融資產」,未附轉換權之公司債應認列為「備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價格應按轉換權之公允價值優先分攤給轉換權,交易價格減去轉換權之公允價值的餘額作為公司債投資的成本,即:

          $2,000 , 000 ……………………………… 分攤給轉換權(持有供交易金融資產)
          $10,000 , 000 - $2, 000 , 000=$8,000,000 …分攤給未附轉換權之公司債(備供出售金融資產)
試作:說明上述三種不同分攤方法的理由。

解析:

 (一) 比例分攤法

本題甲公司一次交易取得2個項目,但這2個項目都是資產,應視為等同並予以公平對待。故當2個資產的公允價值均能可靠衡量時,應採用各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為基礎來分攤所支付的對價。


(二) 餘額分攤法

本題
乙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實際上是出售兩種金融工具:公司債及轉換權,前者為負債組成要素,而後者是權益組成要素。基於權益等於資產減除負債後的剩餘權益的理由,會計上應優先衡量資產、負債,最後再來衡量權益工具。故本題應優先衡量應付公司債的公允價值,讓應付公司債以公允價值入帳,之後再以發行總價額減去負債組成要素之公允價值後作為權益組成要素的入帳金額。

(三) 餘額分攤法

一次交易取得2個項目,但這2個項目都是資產,應視為等同並予以公平對待。故當2個資產的公允價值均能可靠衡量時,應採用各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為基礎來分攤所支付的對價。
但由於轉換權是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的金融資產,應按公允價值衡量,因此成本分攤後,應馬上調升到公允價值,立即認列公允價值變動利益,顯不合理,故若有包含衍生性工具,應優先採用公允價值衡量,剩餘的非衍生性工具(主契約)以總價減除衍生性工具之公允價值入帳。

本題丙公司購入可轉換公司債,一次交易中同時包含了2項資產要素,但轉換權為衍生性金融工具,應優先以公允價值衡量、入帳,之後再以購買總價減除轉換權之公允價值後作為公司債投資(備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入帳金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康庭 的頭像
    葉康庭

    會計新語

    葉康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