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進貨運費當進貨成本之加項
(2) 進貨退回當成本與零售價之減項
(3) 進貨折扣及讓價當進貨成本之減項
(4) 銷貨退回當銷貨之減項
(5) 銷貨折扣及讓價不當銷貨之減項
(6)員工折扣當做銷貨收入之加項
(7)非常損耗當成本與零售價之減項
(8)正常損耗視為銷貨
這又來了8個規則,要背嗎?當然不要,這是要靠理解的,限於篇幅且由於前4者較易理解,因此我針對後4個項目做說明如下:
1、 銷貨折扣及讓價不當銷貨之減項:銷貨折扣及讓價雖然會減少銷貨收入,但其實只是收到款項的金額減少而已,並不像銷貨退回會有實體商品退回而增加存貨,因此在計算期末存貨零售價時銷貨折扣及讓價不當銷貨之減項,因為一旦減了,期末存貨零售價就增加,而期末存貨零售價一增加,乘上成本率,期末存貨的成本就增加了,事實上,銷貨折扣及讓價不應增加期末存貨零售價及成本 ,因此銷貨折扣及讓價不當銷貨之減項。
2、員工折扣當做銷貨收入之加項:員工折扣其實就是商業折扣,亦有稱之為特別折扣,會計上係以折扣後的金額入帳認列銷貨收入,例如每單位售價為$20,員工價為打7折,故公司銷貨收入認列$14,但商品庫存是減少一單位,而不是0.7單位,因此在計算期末存貨零售價時員工折扣應當做銷貨收入之加項,以免高估期末存貨零售價及成本,不扣除會使得期末存貨成本高估,舉例子來說明: 假設可供銷售商品零售價為$100, 定價$100, 商業折扣20 ,成本率60% ,假設沒有期末存貨,那麼理應沒有期末存貨之成本 ,但若:(1)員工折扣當做銷貨收入之加項,可供銷售商品零售價$100-銷貨收入零售價100=期末存零售價為0 ,則0乘上成本率60%=期末存貨成本為0 (2)員工折扣不當做銷貨收入之加項的情況下,可供銷售商品零售價$100-銷貨收入零售價80=期末存零售價為20 ,則20乘上成本率60%=期末存貨成本為12,這兩個狀況當然(1)才是合理的,所以員工折扣當做銷貨收入之加項 。
3、非常損耗當成本與零售價之減項:例如火災、非常竊盜損失等,此處要注意若為正常可預期的竊盜損失(例如順手牽羊)則屬正常損失,非常損失因該批商品已非屬可供銷售商品,為避免影響本期成本率之計算,故其成本和零售價均應排除在本期可供銷售商品總額之計算。
4、正常損耗視為銷貨:正常損耗不同於非常損耗,企業在訂定售價時,通常會預估正常損耗發生的機率、時點及金額,做為訂定零售價的考慮因素,並確定好成本與售價的關係,因此正常損耗的發生,已不再影響成本率之計算,但因已損耗,庫存存貨已減少,故其零售價應自本期可供銷售商品總零售價中扣除。
經上列說明,你是否對學會計更有信心了呢?
茲將零售價法操作模式列表如下圖:
至於零售價法至各項成本流動假設,請參考相關課本。
最後,給二個中等題目(我把題目難度分為簡易、中等、複雜)讓各位試做看看。
1.甲公司為一家大型超商,使用零售價法估計期中報表應列示的存貨金額。該公司 X7 年6 月 30 日有關存貨的計算資料如下:(100年稅務特考)
成 本 零售價
存貨(1/1) $400,000 $ 500,000
進貨 2,400,000 3,150,000
淨加價 350,000
淨減價 220,000
估計正常損耗 20,000
員工折扣 30,000
銷貨 3,400,000
甲公司依照平均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零售價法估計 X7 年 6 月 30 日之存貨金額為窩少?
解答:
成本 零售價
存貨(1/1) $400,000 $500,000
進貨 2,400,000 3,150,000
加:淨加價 350,000
小計 2,800,000 4,000,000
成本率: 70%
減:淨減價 220,000
減:估計正常損耗 20,000
可售商品總額 2,800,000 3,760,000
減:銷貨 3,430,000
存貨期末成本=330,000×70%=231,000
2.甲公司採用傳統零售價法計算存貨,有關資料如下:
試問甲公司期末存貨估計成本是多少?
(A)$377,000(B)$387,400
(C)$403,000
(D)$429,250
解析:
本題是2分的選擇題,出題老師居心不良,因為這題已足以當作是一題25分的非選擇題了。
請同學自己作。答案:A